节水灌溉与水资源

  • 浅埋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渗流槽模型试验

    马俊毅;王红雨;唐少容;王思成;

    为探究浅埋密布暗管排水改善土壤盐渍化的性状,采用自制的大型渗流槽模型试验设备,开展浅埋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试验。土样取自位于宁夏银北灌区的新建暗管排水工程项目区,吸水管设置在距槽内土壤表面0.925 m(以轴线计)深度位置,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灌水过程中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分、电导率时空变化,获取灌区冬灌淋洗土壤水盐运移状况。淋洗结束后,渗流槽中不同深度土壤的监测结果表明,0~30 cm土层的平均含水率为21.56 cm~3/cm~3,土壤电导率从淋洗前的6.76 mS/cm降至0.80 mS/cm,脱盐率达到85%以上;30~60 cm土层的平均含水率为24.25 cm~3/cm~3,土壤电导率从淋洗前的6.20 mS/cm降至2.23 mS/cm,脱盐率为64%;60~90 cm土层的平均含水率为24.71 cm~3/cm~3,土壤电导率从淋洗前的5.97 mS/cm降至2.72 mS/cm,脱盐率为54%;受渗流槽试验特点和暗管埋置深度的影响,90~110 cm土层含水率较高,平均含水率达到26.96 cm~3/cm~3,土壤电导率从淋洗前的7.41 mS/cm降至4.67 mS/cm,脱盐率约为37%。

    2025年03期 v.24;No.99 19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不同水稻品种在宁夏砂质盐碱地的适应性

    马宁;田军仓;李军;

    针对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砂质盐碱地水稻种植耐盐品种不确定的问题,以9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大田筛选试验,分析了各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部分农艺性状和抗性、产量和其构成因素,以及稻米品质,并对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隶属函数分析,得出各个品种的耐盐碱适应性综合排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的全生育期在140~154 d,‘宁粳56号’生育期最长(154 d),‘秋优88’生育期最短(140 d);从倒伏发生情况来看,‘宁大16号’‘宁粳56号’‘富源4号’几乎无倒伏,‘宁大6号’‘宁粳51号’出现小面积倒伏,倒伏率分别为15%,10%,‘秋优88’的倒伏比例和倾斜角度最为严重(倒伏率为70%),其次是‘宁粳57号’‘中科804号’‘梦乡’,倒伏率分别为30%,25%,20%。利用主成分分析将产量和品质的12个指标转换成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8.068%;进一步通过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9个品种的耐盐碱性,按综合得分(D值)由大到小排名为‘宁粳51号’‘宁大6号’‘梦乡(CK)’‘宁粳56号’‘宁粳57号’‘富源4号’‘秋优88’‘中科804号’‘宁大16号’。其中,‘宁粳51号’‘宁大6号’的D值高于本地品种‘梦乡’,‘宁粳56号’的D值略微低于本地品种‘梦乡’。因此,宁夏砂质盐碱地优先推广的水稻品种为‘宁粳51号’,其次为‘宁大6号’‘梦乡’,再次为‘宁粳56号’。

    2025年03期 v.24;No.99 200-206+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建筑与城乡规划

  • 2000—2020年盐池县聚落分布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侯嘉烨;李建华;王佳蓉;马海涛;张桂琴;马明清;

    为揭示盐池县不同地形下聚落的空间集聚分异规律,并探查驱动因素,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盐池县北部台地缓坡丘陵地貌为主区和南部黄土丘陵地貌为主区的聚落景观格局变化,并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了研究区聚落用地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地形、气候、经济、区位等4类9个因子对盐池县聚落分布和时空演变的影响力。结果表明,盐池县聚落分布整体较为分散,呈“南北快,中部缓”的趋势不断扩张,受气候、地形,以及经济因素影响较大,作为农牧交错带,“亲水性”非常显著;对盐池县全县来说,经济因素逐渐成为全县聚落空间集聚的主导因素;南部黄土丘陵区聚落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呈分散扩张趋势;北部台地区聚落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呈聚集趋势。因此,盐池县聚落发展与规划应尊重南北差异,引导人口向承载力强区域集中,以保护生态脆弱区,并以经济发展促进人地和谐。

    2025年03期 v.24;No.99 207-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宁南山区乡村聚落适灾韧性评价与提升策略——以西吉县苏堡村为例

    钱泽宇;马冬梅;

    宁夏南部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地貌多样,属于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区域内村宅抗灾性能差、村庄防灾系统不完善以及村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村民因灾返贫、乡村建设因灾功亏一篑的事件屡见不鲜。基于韧性理论,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灾前预防、灾中响应、灾后恢复3个方面,选取建筑结构稳定性等25个指标构建乡村聚落适应地质灾害的评价体系,并以西吉县震湖乡苏堡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村庄总体韧性水平较低,相对而言,由于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支持,村庄灾后恢复水平高于灾前预防、灾中响应水平。基于评价结果,从增强灾前防御韧性、保障灾中避险韧性、提升灾后恢复韧性3个方面,提出了苏堡村适灾提升策略。

    2025年03期 v.24;No.99 216-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土木与交通工程

  • 考虑低温影响的硫酸盐渍土三轴蠕变试验

    王展展;张卫兵;侯良森;

    为了研究低温与盐分协同作用对硫酸盐渍土蠕变行为的影响,采用KTL-LDF-50型三轴仪开展了一系列低温蠕变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含盐量及围压条件下土体的蠕变特性。基于蠕变试验数据,计算确定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土体的长期强度指标,并揭示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条件下,硫酸盐渍土的蠕变曲线均呈现出典型的三阶段渐进特征,即瞬时弹性变形阶段、衰减蠕变阶段和稳定蠕变阶段。当含盐量保持恒定时,土体的蠕变变形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长期强度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保持恒定时,含盐量为2%的土体蠕变变形量最大,含盐量为0%的次之,含盐量为5%的最小,长期强度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此外,在不同温度与含盐量组合下,应力-应变等时曲线均表现为在加载初始阶段应变增量最大,随后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

    2025年03期 v.24;No.99 224-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分体式测控斗口在宁夏扬黄灌区中的应用

    许军;

    为了解决宁夏扬黄灌区测控一体化斗口在实际应用中测流精度不足以及无法实现恒流自动调节的问题,将测控一体化斗口自动控制系统与传统的巴歇尔槽测流方式相结合,并建立相应的斗口流量测量和闸门恒流调节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新型分体式测控斗口。结果表明,新型分体式测控斗口能够较好地解决以往测控一体化斗口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扬黄灌区水量测量精度和斗口恒流自动调节的需求。

    2025年03期 v.24;No.99 232-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层间结合状态对复合混凝土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

    刘柏成;胡朋;赵兴奎;季宏宇;孙丰哲;马云龙;

    为了揭示复合混凝土路面在层间结合状态下的力学响应规律,基于有限元方法构建了复合混凝土路面三维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了荷载位置、结构组合、层间摩擦系数及面层厚度等参数对层底荷载应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纵缝中部区域为最不利荷载作用位置,当层间摩擦系数由0增至20时,各工况下层底荷载应力均呈现显著降低趋势,行车方向上荷载应力减少幅度突出;C50+C40组合结构表现出最优力学性能,下层材料强度变化对层底应力分布的影响较上层更为显著。综合荷载和温度应力对路面结构的影响,给出了不同交通荷载等级的复合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2025年03期 v.24;No.99 239-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

  • 基于深度学习的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反演

    李杰;毛克彪;袁紫晋;李春树;郭中华;

    针对地形复杂或植被密集的区域,为了提高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土壤水分反演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抗神经网络(GAN)的优化方法。以北美南部(北纬13°—50°,西经65°—125°)为研究区域,采用全连接神经网络(FCNN)对AMSR2亮温数据和AMSR2土壤水分值进行预训练,并结合对抗神经网络思想的迭代数据优化方法,利用神经网络隐藏层的特征信息逐步调整目标值。结果表明,对于地表覆盖和气象条件具有显著异质性的区域,优化后的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在不同反演精度指标上均有显著提升,最优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23 m3/m3,均方根误差(RMSE)为0.028 m3/m3,相关系数(R)为0.944。该研究为遥感数据反演技术在农业、水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方案。

    2025年03期 v.24;No.99 247-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BP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林木蒸腾耗水模型

    周鹏;马军;马云蕾;王娜娜;柳利利;韩磊;

    为了量化和模拟林木蒸腾耗水量,应用热扩散茎流计,结合气象因子的同步测定,对林木耗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BP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宁夏河东沙区丝绵木蒸腾耗水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太阳辐射、气温、饱和水汽压差和相对湿度是林木蒸腾耗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这些主要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基于BP神经网络和PSO-BP神经网络建立的林木蒸腾耗水模型模拟精度均在0.77以上;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PSO-BP神经网络模型的决定系数提高了11.69%,纳什效率系数提高了17.81%,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20.00%。可见,PSO-BP神经网络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林木蒸腾耗水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联系,具有较好的学习效率、稳定性和预测准确性,对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3期 v.24;No.99 257-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研究综述

  • 盐渍土盐冻胀机理及多场耦合模型研究进展

    张喆;李盛;李宏波;王紫;兰永军;周志尧;

    在外界环境作用下,盐渍土中的水分与盐分会发生反复的相变。这种周期性物理作用会持续扰动土体结构,导致土体出现盐冻胀现象,进而对渠道衬砌造成破坏。因此,深入研究盐渍土盐冻胀机理已经成为寒区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一般土的冻胀研究出发,概述了近年来盐渍土盐冻胀和盐渍冻土多场耦合模型两个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盐渍冻土多场耦合模型是本次综述的重点。结果表明:盐渍土的变形受到盐分和水分的共同影响,盐胀与冻胀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作用;盐渍冻土多场耦合模型能较好地解释盐冻胀机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该模型目前仍不完善,且存在参数获取难度大等问题。

    2025年03期 v.24;No.99 262-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涡轮流量计研究综述

    贺莉莉;李宏燕;

    涡轮流量计因其精度高、成本低和易于安装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过程工业物料流量计量中。结合涡轮流量计的理论研究梳理了涡轮流量计在结构优化、动态特性、量值传递与溯源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涡轮流量计前导流体、叶轮、后导流体等关键部件结构优化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非稳态流、黏度等因素对涡轮流量计动态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涡轮流量计尚存在内部结构参数优化不足、高黏度流体测量精度受限等技术发展瓶颈,对未来通过智能算法与材料创新提升其复杂工况适应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5年03期 v.24;No.99 274-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液相低温甲醇合成研究进展

    马明亮;王嘉东;马清祥;赵天生;

    液相低温甲醇合成过程具有热力学原料单程转化率高,可有效转移反应热的优势。综述了液相低温(低于180°C)甲醇合成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醇溶剂辅助体系Cu基催化剂的性能、水和溶剂种类对反应性能的影响,以及酯氢解制醇和醇胺类捕获CO_2制醇,并阐述了有关反应机理。最后指出,催化剂Cu活性物种的价态调控、双功能催化剂的设计等仍有待深入研究。

    2025年03期 v.24;No.99 281-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西北工程技术学报(中英文)》简介

    <正>《西北工程技术学报(中英文)》(原《宁夏工程技术》),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64-1080/TB、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5090),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主管,宁夏大学主办的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办刊宗旨为:立足宁夏,刊载我国西北地区水利、交通、电气、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工程及其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为工程技术发展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服务提高我国西北地区工程技术水平。

    2025年03期 v.24;No.99 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关于《西北工程技术学报》文种由中文变更为中英文的公告

    <正>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西北工程技术学报》文种由中文变更为中英文,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由CN 64-1077/TB变更为CN 64-1080/TB,期刊名称登记为《西北工程技术学报(中英文)》,其他登记事项不变。此次文种变更是我刊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希望通过中英文出版,打破语言壁垒,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学者关注和投稿。未来,我刊将继续秉持高质量、严标准的办刊理念,持续推动期刊向高水平发展,诚挚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2025年03期 v.24;No.99 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六盘山实验室简介

    <正>六盘山实验室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首家新型研发机构立的首家新型研发机构,于2024年1月12日登记成立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所属事业单位,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理工大学、宁夏大学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共建所共建,实验室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担任。

    2025年03期 v.24;No.99 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西北工程技术学报(中英文)征稿启事

    <正>《西北工程技术学报(中英文)》(原《宁夏工程技术》)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由宁夏大学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主管。办刊宗旨:立足宁夏,刊载我国西北地区水利、交通、电气、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工程及其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为工程技术发展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服务提高我国西北地区工程技术水平。

    2025年03期 v.24;No.99 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